读书人

王人博:人其实很矮小,是被书垫高的

你记得上一次拿起“纸书”是什么时候吗?数字时代,阅读似乎无处不在,我们却离真正的“读书”越来越远。快节奏的生活,碎片化的信息流,热闹过后只剩空虚。王人博老师说,最好的阅读方式就是闲逛式的阅读——周末到了,不妨拿起手边的书,来一场“bookwalk”。

好玩 读书人 阅读者 王人博 纸书 2025-05-24 03:19  9

【青海在线网·散文】《青海读书》,读书人的绿洲

往事如烟,44年前之事至今仍记忆犹新。1981年初中毕业的我,面前的一切都是彷徨和惆怅。那时高考制度刚刚恢复才两年。自己面临两种抉择。一条是考中专,这是最捷径的途径;一条是继续上高中。还好,结果自己虽然没有实现当今学子的大学梦,但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县师范学校。

绿洲 青海 读书人 散文 青海读书 2025-05-23 15:39  10

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的担当

在历史的长河中,读书人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,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文明的推动者。从古至今,无数读书人以笔为剑,以书为舟,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火种,跨越时空,照亮后人的道路。

历史 莫言 中国历史 读书人 梁启超 2025-05-22 15:53  11

一个知青的故事辨别单干和集体那个好

张爷爷是知青,当然是读书人,他手里总拿着一个手掌大的半导体收音机。在那个年代,是村里唯一能发出声响的电器,所以小朋友们都非常好奇,甚至发生过许多故事。那个时候已经分田单干了,据说在社里的时候(村子里的人都是这么说的)有广播,甚至大队还有电话机。(下次有电话是二

故事 读书人 知青 半导体收音机 辨别单干 2025-05-21 10:54  9

北京活动 | “小人物”的清醒悲歌:明代读书人的彷徨与内卷

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边缘人,他们也许是洋务运动时期的“技术型边缘人”,也许是五四时期的“启蒙者与被改造者”,也许是民国“游士”与幕僚文人,甚或是今天零工经济中的“知识零工”、学术体制外的“民间研究者”,他们的核心困境始终围绕文化资本与生存资源的错配而展开

内卷 明代 读书人 晨希 台湾大学历史系 2025-05-20 17:59  13

梁实秋:一个良好人家,主人应该有一间书房,孩子有一个书桌

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,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,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。书房的用途是庋藏图书并可读书写作于其间,不是用以公开展览借以骄人的。“丈夫拥万卷书,何假南面百城!”这种话好像是很潇洒而狂傲,其实是心尚未安无可奈何的解嘲语,徒见其不丈夫。书房不在大,亦不在

图书 梁实秋 读书人 茶庵 八道湾 2025-05-17 22:46  14

读书要读到什么?

有人读书是为了学习,中小学生和大学生都是这样,读书的目的为了考高分,而不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文化。考了高分可以读大学,具备很强的社会竞争力,可以获得好的工作,甚至可以进入体制内做官。就好像古代的书生一样,大多要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体制内,考了高分的能够做官,而考了低分

读书 体制内 读书人 黄金屋 颜如玉 2025-05-15 12:34  17